《诗经》的阅读秘方

2023-06-20 16:21:13     来源:个人图书馆-贺承德

整本书的《诗经》,我们应该如何阅读?有的学生敬而远之,畏而避之:“老虎吃天,无从下口。”而有的学生却说:“那还不简单,一首一首地读,一句一句地背呗。这就好比是一口一口地吃饭,一步一步地走路那般轻巧。”乍一听这些话,你也许会觉得没有什么毛病,但仔细一想,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头疼。

一本书最好的阅读,莫过于以爱的名义,向书的芳心走去。与书的思想贴得越近,你对书倾注的爱慕之情就会越深。要努力让书与你发生关系:最初是你爱上书,但最终必须是让书爱上你!与其阅读,不如悦读。悦读与阅读虽是一字之差,却是天壤之别。阅是硬气当头,而“悦”则是趣味使然。

当然,自主阅读离不开名师引领。有道是: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”如果师傅不引领,我们恐怕连《诗经》的大门都找不到,更别说到里面的“客厅”坐坐。师傅的引领,是一种精到极致的导航;徒弟的悦读,是一场美到深处的修行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学语文课本上是有《诗经》的味道的,譬如《关雎》《蒹葭》和《式微》等。每一首节选的诗,都是书中的一个亮点。通过这个亮点,我们可以画一条长线。课外的《诗经》中的那些同一类型的诗的名片,也有权利在这条战线上列队,欢迎天下远道而来的“门客”。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,打开它们的精神家门(或文化命门)的“金钥匙”。

课本上的另外一首诗,只要与上一首诗的类型不符,我们不妨再以此为亮点,画出一条解读《诗经》的研学路线。这样的两条线肯定不会平行,它们注定是要相交的。以点带线,许多的线交织在一起;以线促面,“面面俱到”。就这样,一座巍峨的《诗经》的文学宫殿,终将以竣工之势,耸立在我们的心中。

如果把《诗经》中的305首古诗看作是305位学生,把研读当作是开学之旅,分班是首当其冲的事情。这些学生可以被分进五个不同的班级:一班叫“劳动与爱情”,二班叫“风俗与婚姻”,三班叫“战争与徭役”,四班叫“压迫与反抗”,五班叫“祭祖与宴会”。有道是:“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。”如果把《诗经》比作社会大学的话,在这所大学里办好这几个班级,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灵魂工程。我相信,这305首诗都能够在这里快乐地呼唤,幸福地成长。因为它们既有思想王国,又有精神爱家。

有的人也许会问,这五个班级的排序能不能调换一下位置?站在阅读者的角度来欣赏,答案是:“非也!”你想呀,前两个班级的名称来自于和平的心声。在热爱劳动中产生的纯洁爱情,终于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,进行着婚婚论嫁的仪式。一旦战争爆发,生灵必将涂炭,谣役必将繁重。但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会有反抗。一时之间,内忧外患,险象丛生。但痛定思痛,平定叛乱之后,君主必定会举行祭祀大典,然后大摆宴席,犒劳诸臣子和众将士。

因此,《诗经》整本书的阅读兵法,是在课上传授的,而战斗则是在课下打响的。课堂上的容量太小了,人与人之间拉不开太大的学习的差距。真正拉开学习差距的是课余时间——这个被一些人荒废了的所谓的“空档”。课余时间是将军跑马的“额”,是宰相撑船的“肚”。所以说,自主悦读《诗经》,课余时间是个伟大的战场。

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诗,也可以乘胜追击,不断地细化着。比如在研读爱情诗的时候,我们不妨把恋爱的过程细化到“追慕-思念-相会”等。

头发乱了,怎么办?用手去挠,结果可能把头发挠得更加爆炸,更像鸡窝。《诗经》中那么多的诗,就像是一盘散沙,我们只有梳理一番,才能把它们打扮得更加新颖别致。

《诗经》富有古典美,它像一位颇具韵味的东方女神。但她与我们之间的历史长河的空间跨度毕竟太大,我们要想读懂她的心思,也并非易事。拜访度娘,引入文献,亲吻媒介,势在必行。如此这般,我们方能让眼界更加开阔,让境界再度提升。

阅读是学习的重头戏,检测是学习的压轴戏。当整本书的阅读落下帷幕的时候,检测评价就被提到了战略日程。请问,检测的标准是什么?别忘了,一张学业成绩单固然重要,但八张潜能发展牌更为重要。评价的标准是什么?概括地说,拜读他人是为了认识自己,巩固文化自信的辉煌成就。因此,《诗经》整本书的阅读,不能像小学生语文考试那般。一份试卷定输赢,注定是不可取的。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体现出多样性。或者说,战斗不能靠单兵种独立作战,去拿下一片小小的阵地。必须用多兵种协同作战,来攻下一个又一个兵家必争之地——易守难攻的山头。请坚信:再难攻的山头,我们也能够攻下来,这叫做中国志气;再难啃的骨头,我们也能够啃下来,这叫做真正猛士。

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有关阅读感悟方面的文章,做一些有关富有创意的活动。譬如把一首诗歌浓缩为绝句、律诗,改写为散文、小说,亦或是情景剧,然后搬到舞台上表演,歌唱,把诗情用画意展示出来等,都是非常出色的消化、吸收《诗经》中的精华的“营养套餐”。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